农技推广体系在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 农业发展新形势给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各级农业部门, 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为农民提供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 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依靠力量, 是政府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农业市场化 、 现代化 、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现行农技推广体系组织形式单一、 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责不清, 体制、 机制不适应当前发展形势需要。 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必要性、 迫切性,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深化改革中求稳定,在创新机制中求发展,强化公益性职能,认真参考农业部下发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适应我省大力发展高产、 优质、 高效、 生态、 安全农业的需求。
改革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要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技需求为目标, 进一步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以坚持整合资源、 提高效能, 强化公益性、 放活经营性和大力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为原则, 明确公益性职能, 合理设置机构, 科学配备人员, 理顺管理体制, 优化队伍素质, 建立完善农技推广机构,全面落实农技推广责任制, 建立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新体系和新机制。 要通过改革与发展, 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以农民为主的“技术 + 市场”新模式, 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必须有一支稳定和过硬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 要切实搞好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制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规划,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 提高其服务能力。 要制定具体措施, 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 并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学习的成果作为聘任、考核、 晋职的重要依据。 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 落实相关待遇, 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农民需求变化和农业技术推广规律, 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创新, 提高农业技术服务的到位率。 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求, 及时遴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以重点农业项目(工程)为载体, 组装集成配套技术, 搞好技术推广和培训。 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包村联户制度, 逐步形成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抓科技示范户、 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入户机制。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服务热线、 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作用, 推进农业科技服务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积极利用科技下乡、 科技示范场、 流动科技服务车等方式, 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湖南农业》 是一本深受农民欢迎的科普杂志 各级农业部门特别是乡镇站要积极做好杂志进村入户工作, 帮助农民学好用好刊物, 让 《湖南农业》 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放活经营***, 积极稳妥地将国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 产后加工、 营销等服务分离出来, 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鼓励其他经济实体依法进入农技服务行业, 采取独资、 合资、 合作和项目融资等方式, 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 建设和运营。 要充分发挥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的作用, 大力支持农业科研单位、 大专院校、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民营科技组织、 基层供销社、 农村科技示范户积极参与农技推广服务;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主导产品, 鼓励、 引导农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新型专业性农技服务组织, 充分发挥专业性农技服务组织的技术推广服务作用, 加快农技社会化。 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科技人才, 大力鼓励农业龙头企业、 产业基地、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场主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引进、 培育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提高经营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