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产品销售价格下滑营业收入比上年减12.64%.
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导向影响国内高端消费市场不景气产品销售价格下滑对公司的销售收入和产品毛利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014年上半年公司鲜海参累计捕捞2424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4.59%其中:用于加工盐渍海参的鲜参量为234吨;鲜海参平均销售价格106.2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5.94%;实现销售收入233.20百万元与上年同比减少10.62%;毛利率28.81%比上年同比减少14.63%。随着公司不断加大海参种苗培育、养殖产品深加工和销售终端扩展的发展力度其"育苗-养成-加工-销售"生产体系正在不断建立和完善这有利于其降低成本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凸显其竞争优势。育苗方面公司投资1亿元扩大育苗车间建设海参育苗车间水体达30万平方完全达产后可形成年产海参苗种150万公斤的生产规模。随着海参苗自给率的提升对公司毛利率将有较大的提高。
受公司财务费用大幅增长期间费用同比增长12%.
公司201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9.13百万元较上年同比减少40.17%主要是控股子公司-荣成荣健食品有限公司投入的广告宣传费较同期减少490万元所致;管理费用26.15百万元较上年同比仅增长5.14%主要是税金、折旧摊销、物料消耗增加但公司总体管理费用控制较好;财务费用34.50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4.49%主要是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银行借款增加、及银行贷款成本上浮所致;公司变更会计估计政策未来三年每年净利润增加额约为3600万元.
因公司投放的海参附着基材料构成比例发生变化经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论证公司将成组海参附着基投放于海参养殖池中随参池内纳潮水位高低而变动不见日光在此养殖环境及养殖方式下其使用年限可达20年。因此将海参附着基的摊销年限由原来的5年变为20年。本次会计估计变更公司海参附着基的摊销年限由5年变为20年公司采用未来适用法不对以前年度进行追溯调整预计对公司未来三年每年净利润增加额约为3600万元。
结论:公司主导产品海参、海蜇、鲍鱼、产品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公司形成了育苗、养成一体化繁育着海参、海蜇等苗种实现了公司养殖业苗种的自给自足降低了养殖风险和生产成本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公司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认定为“全国最大海珍品养殖基地”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连续多年居山东省同行业前茅是实施“海上山东”战略的龙头企业。我们预计公司2014年、201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30亿元、14.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61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24元、0.36元对应PE分别为22.84倍、15.20倍首次关注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调整的风险;水产品疾病和赤潮等自然灾害风险;食品安全管理风险;海洋捕捞作业风险;外汇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