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分享了关于掌握东南西北方向的方法,今次我们继续用相同的教具教导孩子,学习认识空间关系。说到关系,最少涉及两件东西,在空间关系里,这也不例外,需要涉及两个地点的关系。不论是任何关系,都必须先要确定参考点。就让我们用以下的例子加以说明:

如果“我”在1号位置上,那么图书馆便在我的东方;但若我在2号位置中,则图书馆变成在我的西方。由于“我”这个参考点的位置改变了,图书馆相的关系也同样改变了。

很多数学题目不单只牵涉两个地点或物件之间的关系,而是牵涉到更多的资料。

我们不难发现在作业里经常提供一份地图,要学生去理解地点之间的关系。基于先前的一些学习,我们可以应用于更复杂的题目中。在这些题目里,你必须首先确定参考点的位置,然后将坐标移至参考点,再确定目标地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空间关系。除了认清楚之间的关系,我们还需要懂得如何以语言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下的列表就说明了如何由参考点开始,找寻目标地点的方向,再以文字表达出来。

弄清楚参考点和目标后,就可以加深难度,把坐标的北面也更改,当然首先要认清四个方向才可。按上次篇章所述,以顺时针的方法弄清东南西北,再找出地点之间的关系,再用刚才的地图尝试一下。家长应该按照孩子的熟练程度更改难度,不宜操之过急。要时常紧记每个孩子的学习步伐不同,要因材施教,否则弄巧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