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他不是说喜欢我,为什么睡不着时不能打给他?”

“我们都交往了,为什么吵架时他不能让我一点?”

“我不过迟到20分钟,为她打扮晚出门,他难道不能包容吗?”

“为什么要这么斤斤计较呢?为什么不能多担待一些呢?”

这是你常出现的互动吗?如果是,也许以下几点值得你深入思考:

关系理施与受的平衡,在于你想要拿得东西,你也要能付出,但多数时候往往是我们给不了,一直向对方索取,但当对方给过却没有被相当对待时,就会给得勉强,给得愤怒,接着对关系就可能开始逃避。

有些人甚至会:“你为什么不买包给我,其他人都会啊!”那也许你可以先买包给你的另一半,再来讨论这个课题。

你希望对方的“让”,或希望对方“宠”,往往来自你觉得关系需要有被照顾被呵护,对方要是个大人,允许你是个孩子,在你的思维里也许很难有两边都是平等的成年人的概念,共同承担差不多的责任,你往往认为对方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有时候我们会说这是公主病或王子病,有时候则可能是童年被过度宠溺或过度匮乏造成理所当然的索取,有时候则是你看过家人的不平等关系,你觉得自己不该是委屈付出的人,而是强势索取的人,才会在关系里比较安全,才不会吃亏、痛苦,但长期关系的失衡,终将导致情感的纷争与不平静,造成不稳定的情感地基,与不安全的关系。

有时候,那句老掉牙的平等、尊重与信任,就是打造情感地基最基础的行动方针,但要在关系里做到,却需要成为一个内在平静的人,而当你经常处于不平静状态,就越需要透过掌控与索取来感觉暂时心安。

所以亲爱的,回到自己身上,看懂内在不平静,你才是情感稳定最重要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