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小孩或成人在服用、注射或是涂抹药品后,身体发生红、肿、热、痛、痒等症状,即可怀疑为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通常发生在使用药物数小时后。少部分甚至可能拖延至数天或是几个星期后才发生。
什么人容易发生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关,任何人或是任何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药物过敏,也因此除了少部分的药品可以透过检测事先预知外,大部分的药物过敏都是不可预期的。
药物过敏的发生率其实和药品使用的普遍性有明显的相关性。举凡抗生素、非类固醇类的消炎止痛药(NSAIDs)。
另外一些治疗慢性疾病所服用药物像是抗癫痫药物也都是很常见造成过敏的药品。
因此家长应对小朋友过去不曾服用的药品在初次使用时应多加留意其身体反应。
发生药生物过敏时该怎么办?
如果出现疑似上述提及之药物过敏的症状,建议家长应带小朋友尽速回诊,让专业的医师与药师协助判别,
药物过敏该怎么治疗?
一般症状轻微的药物过敏可以给予适当的抗组织胺药物或是外用的类固醇软膏来改善过敏造成的不舒服的症状。
但是要注意的是,极少部分的皮肤过敏是属于严重型的过敏反应,如史蒂文生症候群或是毒性表皮溶解症,一旦发生此类型的过品反应通常都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如何避免再次发生药物过敏?
家长除了应留意小朋友使用药品后的身体反应外,对于已知会造成过敏的药物应,可请医师药师将过敏药品名称注记于“药物过敏纪录卡”,连同健保卡随身携带,
也可请医师注记于健保IC卡中,以避免之后重复使用到相同或类似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