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民在Facebook群组“香港突发事故报料区及讨论区”上载帖文,称其朋友在玛丽医院覆诊后,获处方内地生产的止痛药及胃药,而非一直常用的香港Panadol。帖文发出后,引起更加广泛的讨论及关注,并且陆续有其他网民分享,自己亦曾经从公立医院中获处方相中药物。网民的帖文以内地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片”为配图示意。

本港药剂师组织“药剂连线” 向Health Concept证实,部分医院管理局豁下医院正在处方相关由成都生产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包括玛丽医院、联合医院及部分港岛西联网医院。

药剂连线指出,“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药物成分与大众常用的扑热息痛止痛药无异,药性一样,亦建议市民可以多认住自己需要的药名、剂量及食法,不单靠药物的外观记认,而最可靠做法是咨询家庭医生及药剂师。

至于医管局昨晚回复多间传媒机构查问,指出当局会按特殊情况,或药物供应实际情况,如因疫情严峻导致个别药物供应紧张,因而从不同地区进口采购合约以外的药物,医管局在获得政府有关部门许可后,方会引入有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