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药理学会下属的二级学会,成立于1984年,全名为中国药理学会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Division of Drug Toxicology,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ociety)。

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地址1: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邮编 100850;

地址2: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郭守敬路199号 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邮编201203。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是一个团结奋进、具有朝气的学术团体,在中国药理学会的领导下,在老一辈药理学家和毒理学家的关怀和指导下,动员和团结了全国药物毒理工作者,广泛开展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着力加强了临床前药物毒理、药物安全性研究人才的培养,努力开展了临床前药物毒理学研究工作。其工作宗旨是团结我国药物毒理学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政府决策咨询、新药审评和风险评估等工作;提高我国药物毒理学与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学术和管理水平;推动药物毒理学相关领域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传播药物毒理学科学知识,为保障人们用药安全服务。

1984年至今,已经组织召开了二十二次全国性学术大会。1993年以前,宋书元教授担任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1993年至2005年,李培忠教授担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5年-2015年,廖明阳教授担任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为王秀文、李茂忠、王宁生、袁伯俊。许多老一辈专家为我国药物毒理学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呕心沥血,奋力拼搏,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2015年,选举产生了第七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Z教授,副主任委员为王庆利、王全军、王莉、吕秋军、陆国才、霍艳,秘书为吕秋军、施畅、常艳。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后,就开始在国内宣传药物审评办法的实施;1989年首次在国内提出“GLP”的概念以及中国实施GLP的迫切性;1990年参与1985年所制定药物安全性评价指导原则的修订,至此后本专业委员都参与国家药物指导原则的修订;1991年本专业委员会与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国内首次国际发展中国家毒理学术大会;近年来,在国内多次主办全国药物毒理学大会,GLP规范、药物毒理学与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培训班,协助建立了一批符合国家GLP规范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培养出一大批从事药物毒理学与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高水平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