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从人类的发展和进化史来说,具备分辨所属群体的能力,有利于我们“自我保护”。而区分所属群体的方式,一般会注重于彼此的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外表,其次还有行为或其他特征。

我们对于精神疾病一般都缺乏认识,再加上一部分媒体的渲染,使我们把精神病患者和某些负面特征联系在一起;当然还有我们“自我保护”和“区分你我”的倾向,使我们觉得患有精神病的人士就是 “他们”,然后在大家自我区分你我的情况下,精神病患者自然而然难融入主流社会。

港大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的研究指出,在香港有超过八成的人认为雇主是不会聘请精神病患者;即使应征者条件相若,有七成以上的人不会接纳精神病患者的意见,也不愿意接受与精神病患者成为好朋友。这不但构成了精神病患者融入社会的障碍,更有损患者的自信,使他们越发的离群,逐渐把自己变成社会的边缘人。这种社会环境会驱使很多人讳疾忌医,深怕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就会被歧视,从而错过了最好的医治时间,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其实精神疾病是很常见的,根据外国一项大型研究显示,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在过去12个月都会患上某一种精神疾病;而超过四分之一的人,一生之中会患上精神疾病。因此精神疾病是可以发生在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上,接纳与善待精神病患者,或许同样是在接纳与善待我们的亲朋好友,还有过去和未来的自己!

<刊载于《am730》,2020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