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上学的时候不喜欢历史,语文学的好,当过语文课代表呢。
我:语文学的好,《报任安书》没学过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史记》都不知道吗?我要是你语文老师,现在就跳河自尽了。
我:1+1=2 怎么没忘掉?学《报任安书》老师肯定讲过司马迁被汉武帝实施的腐刑吧?汉武帝到三国给他判的刑?(我很生气了,故意问)汉武帝是哪个朝代的知道吗?
她:呃...呃...东汉。你干嘛生气?
我:你去问问你弟弟(弟弟大学刚毕业两年)李白是哪个朝代的,他回答你清朝的,你什么感受?
我:这是前一段看《庆余年》电视剧才知道的吧。
她:不是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卡住)
以上,她还辩解说她闺蜜肯定也都不知道,说有个闺蜜连东施效颦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她和她闺蜜都是正经大学毕业的,她是编导专业。白痴学校吗?
气的我一点多睡不着,今早上六点多就醒了,终于理解以前老人为什么会痛心疾首说“垮掉的一代”了,这种时刻我也是这种心情,10多年的学校教育教育出来的这种基本常识都没有的人吗?我也是只是一个普通人,可能也很浅薄无知,但是无法理解不了连司马迁都不知道的大学生。
虽然,知道司马迁也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人的精神生活不就是这些没什么实际用处的东西组成的吗?
如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诗句的波澜壮阔都不能在一个人脑中绘制出一副难忘的景象;如果”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种诗句的悲怆惋惜都不能引起一个人的共鸣,乃至让她热泪盈眶,那她又能从日常生活、电视剧里得到什么样情感的启发和高峰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