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少儿编程的十个关键词(上)

前段时间,11岁的万海妍参加了支付宝8分钟小程序挑战赛,

成为现场最年轻选手。

比赛中,她因落后对手1秒而获得了鼓励奖。

赛后,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对她赞赏有加,

在这个时代,人们明白,编程不只是大人的专利。

孩子们亦可以在编程的世界中遨游。

与大人们学习编程不一样,孩子通常从图形化编程入门。

之后再学习代码编程,是一个从浅到深的过程。

因为与写代码进行编程不同,图形化编程的门槛非常低。

孩子学会基本的命令后,就可以用鼠标拖拽积木的方式来编程。

孩子不用接触一行行枯燥的代码,

也可以编写出充满观赏性的动画,富含趣味性的游戏。

既然提到图形化编程,那就肯定绕不开Scratch。

由麻省理工学院(MIT)专门为少儿而设计开发。

甚至可以不使用键盘,就能进行编程。

Scratch风靡全球,国内外少儿编程教育的开展都离不开它。

虽然Scratch能制作动画和游戏,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比如,它无法编写手机的APP。

而APP inventor的出现,让少儿编程得到了有效补充。

它是一款为安卓(Android)手机定制的图形化编程工具。

使用方式与Scratch非常相似,

同样是利用积木式的代码块来进行编程。

孩子使用App Inventor可以非常简便地开发出一款安卓APP。

你应该会发现,上述提到的都是用图形化编程工具编写软件,

如果孩子对电子硬件感兴趣,那就应该学习Arduino。

Arduino是一套便捷、灵活、容易入门的硬件开发平台,

它包括多种型号的Arduino控制电路板和专用的编程开发软件。

孩子可以用Scratch for Arduino(S4A)来配合Arduino进行创作,

S4A的界面与Scratch相同,增加了与Arduino有关的积木。

都能让没有编程基础的孩子在Arduino上快速实现自己的创意。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

都有相关的图形化编程工具供孩子们学习。

它指的是一种面对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分为四个核心:分解、抽象、模式识别和算法。

分解,将一个大问题拆解为多个小问题。

抽象,关注问题的关键而忽略不必要的细节。

模式识别,识别不同问题的共同点,利用经验中得到的规律解决问题。

编程思维能够将一个问题清晰地描述出来。

从小训练孩子的编程思维,

对孩子如今的学业还是将来的事业,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上面提到了关于少儿编程的五个关键词。

除此之外,你还能联想到哪些词语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

下期,造物世界将会盘点少儿编程的另外五个关键词,

看看与你脑海中的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