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钟情冻饮与凉茶,很多人不管天气冷暖,用餐时也要点一杯冻柠茶或冻咖啡,平时又以近年大行其道的冷冻樽装果茶解渴,令身体随时抵受不住寒凉,引发头晕和眼花症状。有中医师指,不少“坐低起身见头晕”的求诊个案,也是因为吃喝太多寒凉食品,例如瓜果汤与菜汤、凉茶、雪糕、冻饮、鱼生等,导致头晕不适。

市面上有不少“下火”产品出售,但未必人人适合食用。香港防痨会中医诊所暨香港大学中医临床教研中心的黄志达医师表示,大部分港人的体质其实偏寒,对“清热”的需求不大,但很多人误将生痱滋、喉咙痛等症状视为热气,乱饮凉茶或汤水清热,结果导致脾胃受损,体内积寒,引发眩晕症状。而女性进食太多寒凉食品、冻饮的话,最常见会引致经痛问题。

不少市民平日也爱以汤水滋润,除了老火汤外,一些方便烹调的青红萝卜汤、菜干汤、冬瓜汤或西洋菜汤等,也属经常饮用的“家常汤”,但黄志达指出这类瓜果汤均属寒凉,不应经常饮用,每周最多饮一次,“蔬菜瓜果炒过先食比较好,用嚟煲汤太寒凉,但系好多人都冇注意”。他说,不少人的饮食习惯都偏寒凉,例如不分季节经常饮豆浆、樽装绿茶、凉茶、进食雪糕与鱼生、寿司,容易导致头晕及面色苍白等不适。

他指,曾有一名习惯长期饮用凉茶清热的中年女士,因为喉咙痛、咳嗽及流鼻水等不适,自行煲凉茶饮用,但症状未见改善,便向中医求诊,她忆述症状时表示自己偶有头晕,但一直未有理会。检查后发现她除患上感冒外,身体也有虚寒问题,寒、湿严重,故除了替她治疗感冒不适外,也要改善虚寒体质,并叮嘱她不要再乱饮凉茶,也要暂停饮用瓜果汤。

眩晕可分旋转型及非旋转型两种,黄志达表示前者以耳水不平衡为主,患者除头晕眼花外,也会有天旋地转的症状,即使卧床仍会感到眩晕,患者以30至50岁的中年女性为主,另内耳功能出问题,也可能出现旋转性眩晕。非旋转型眩晕可由高血压、贫血、糖尿病、身体虚寒等引发,患者年龄由10多岁到80多岁也有。

他提醒市民平日煲汤可加入鱼或肉,可减低汤水的寒凉,除了戒冻饮外,平时也要少饮冻水,改饮暖水,均可改善身体寒凉状况,冬天并要少吃雪糕、鱼生及寿司等生冷食品。材料包括法半夏、化橘红、炙甘草、炒白术及天麻等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有助改善眩晕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