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缩写为PCDDs。简单地说,PCDDs由两个氧原子结合,并且苯原子核中的一部分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这取决于氯原子的数量和位置。这两种物质通常被称为二恶英,因此二恶英不是一种物质,而是统称。二恶英在705°C以下非常稳定,在此温度以上它们开始分解。

二恶英是无意合成副产物中发现的毒性大的化合物,其毒性比氰化钾高。与此同时即使是非常少量的对人体非常有害的物质,长期接触也会导致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此外,还会引起头痛、耳聋、失眠、新生儿畸形等症,并可能具有长期影响,如引起染色体损伤、心脏衰竭、内分泌失调。

在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形成机制相当复杂。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还不足以完全说明这个问题。已知的生成途径可以具有以下方面:

①生活垃圾中含有微量的二恶英。由于二恶英具有热稳定性,虽然大部分在高温下燃烧时会分解,但有些会在燃烧后排出;

②在燃烧过程中,二恶英由含氯前体形成,前体包括聚氧乙烯、五氯苯酚等,燃烧中的前体分子通过重排、自由基浓缩 、脱氯或者其他分子反应可以产生二恶英,二恶英主要在高温燃烧条件下分解;

③当由于燃烧不充分而在烟道气中发生未燃烧物质的过度燃烧,以及适当量接触和一定的温度环境时,在高温燃烧中会生成二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