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小镇,一间面包店、一间牛油店、一间肉店,位置相邻。三间店铺的店主,是相识的朋友,互相往来和光顾。
一天,三人闲谈。可能是彼此常常互相光顾,因而留意和发现对方出售货物的天平,所用的砝码,是否准确,提出质疑。
首先,是面包店店主问肉店店主:“我每天都向你买火腿、香肠等肉类,买了回来,我常常会用自己的天平去称一称,看看重量是否准确?你到底是否老实?很奇怪,有时所买的肉比要买的重一点,你吃亏了;有时却轻了一点,是你欺骗了我。我知道你,是不会存心欺骗的,但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肉店店主想了一想,哈哈大笑起来,说:“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不是每天都向我买一磅肉吗?我也向你买一磅面包,而且我总是先向你买的。到你来买肉的时候,我不用砝码,只用向你买的面包放在天平另一边。两边平行了,不就是一磅了吗?你多给了我,我也多给你;你少给了,我便也少给。这不是很公道吗?”
面包店店主听了,脸上红了一阵,说:“你说得对,我是用两套砝码的。一套是比正常的重一点,这是用来卖面包给老顾客的;一套是比较轻一点,用来卖给陌生的顾客。也许你天天来,砝码有时用错了,便会或轻或重。”
牛油店的店主只是在听,没有插嘴,最后才问:“你们每天也光顾我的,有没有发现我卖的牛油,是重了还是轻了呢?我老不老实呢?”面包店和肉店的店主,都齐声说道:“你最老实,每一次买的牛油,都符合重量,而且很多时重量比买的还重一点。你用的砝码怎样的呢?”
牛油店的店主说:“我也像面包店一样,用两套砝码,但不是一套正常,一套骗人。相反一套是正常的,一套是较正常重一点的。前者用来卖牛油给熟客,后者,用来卖给一些初次光顾的客人,这样,他们大多再来光顾。”你可以想像,这三间店铺的生意,哪一间会越做越兴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