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释什么是“慈父”,让我们先重温一下什么是“慈母”。所谓“慈母”,即是“慈祥的母亲”吧!至于“慈祥”呢,早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某国的一位老人家“慈祥鹏”就已经为大家作出完美的示范。而“慈母”呢,根据二零一四年某高官的解释,就是愿意保护孩子的人,至于慈母会用什么方式去保护孩子呢(例如“持武”去对付那些“败儿”?),就请各位自行重温当时的新闻片段了!
一般来说,父母亲都会倾向担当“软硬天师”的角色,一个习惯来硬的,另一个就会倾向施展软功。“慈母”为了保护孩子,不惜一切“持武”对付“败儿”,“慈父”就要担当“爱心大使”,确保他们的子女生活无忧。近期最令人感到窝心的例子,就是香港有一名父亲去买楼,竟然一口气买了两个单位,其中一个单位给自己,另一单位则送给自己的儿子当是毕业礼物!在这城要当一个“慈父”,首要的条件是,你有没有能力买楼送给自己的子女!什么?你说连自己也没有钱买楼如何还能买楼送给自己子女?那请恕本教授爱莫能助了!毕竟,香港的住屋,是不保证香港人有能力买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