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属于一种精神健康的问题,特征是过度焦虑及担忧,若病情持续可导致严重精神困扰及功能障碍。患者一般会出现下列症状:感到紧张、不能遏止担忧、无法放松及静止、老是担心可怕的事情会发生;身体反应方面,或会感到心悸、颤抖、口干或因紧张不安引起的痛症。相关症状包括惊恐发作、无法专注或入睡,并对某些特定情况产生恐惧从而回避。患者也有可能同时出现抑郁症状。

香港人生活紧张压力大,焦虑症是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女性患者的数目比男性高出一倍,发病年龄一般在25岁之前。部分患者的症状或跟器官功能障碍如甲状腺问题相似。如市民受上述症状困扰,建议先向家庭医生求诊,确定病况非因器官功能疾病引起。若患者同意,家人或照顾者更应参与共同决定治疗及照顾方案。

非药物治疗例如心理辅导、呼吸及放松练习,均有助改善病情。药物治疗方面,处方血清素调节剂 (SSRI) 有助减轻患者的焦虑,但通常避免使用镇静剂类的药物。治疗目的主要是提升患者的生活功能及质素、确保其获得足够照顾及支援、降低患上其他严重精神疾病的风险、完全缓解症状、减低复发的可能性,并结合心理及药物治疗,发展阶梯式的治疗模式。

虽然许多患者的焦虑症只属轻度,仍然建议他们及早求诊及治疗。因为讳疾忌医,症状或会一直恶化以至影响日常生活功能,并需要更长期及更强效的治疗,才能康复。

<刊载于《am730》,2019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