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艺术精品展”正在世博文化中心展出。展览以介绍中国篆刻的源流和发展为主线,首次展出茶壶上的“中国印”、古琴上的“中国印”,在世博园里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 中国篆刻艺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已日益引起世界关注和认可
赵之谦(一八二九——一八八四)字叔,号益甫,又有铁三,益甫、憨寮、冷君、无闷等字号。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晚清杰出的艺术家,在碑刻考证、诗文、绘画、书法、篆刻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很高的成就
王晨,1960年生于河南郑州,祖籍山东。师承李刚田。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郑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本次展览将展出吴昌硕代表印作“且饮墨沈一升”原印石、他的篆刻系谱和印谱,以及后世研究吴昌硕的资料等,呈现吴昌硕的篆刻艺术成就与影响。 吴昌硕(1844-1927)是清末民初篆刻家和书画家,1865年开始以篆刻为生,1872年前往江浙一带游历,阅历大量古代金石碑文、玺印和字画,晚年风格突出。他的篆刻和书画作品对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艺术家产生影响
当代篆刻艺术转型中面临的谱系架构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近现代篆刻艺术在审美意蕴统摄下,经历了各种具体“手法”发展、成熟以及变化的过程。该过程既出于其文脉传承性,又有不断积累生发特征
陈国成,教授,博士,书法方向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全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石峰印社社长,2010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确定为全国百位篆刻名家。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印学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
黄汇珍字(秀珍)国际工艺美术大师,寿山石雕刻与篆刻、书法艺术家—黄汇珍(字秀珍),1964年出生在国石之乡福建福州、现定居北京。自幼酷爱寿山石雕刻艺术,着迷于前辈大师的珍品。17岁师从名家王炎铨、林训多大师学习雕刻技艺,自学篆刻艺术,勤学苦练,博取众长,向前辈以及同仁学习
侯贵卿,男,1958年生,研究员,青岛市九届政协委员,海洋地质学核心期刊执行主编,书法篆刻业余爱好者。 书法篆刻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篆书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青年美术书法作品展;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第三届全国电视大奖赛;全国篆刻艺术作品展;西泠印社第六、七届国际书法篆刻作品展;21世纪全国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书画艺术优秀作品展;全国首届小作品书画大展;2004、2006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大展;全国楹联书法篆刻大展;中央30部委书法联展;中韩书法篆刻优秀作品展;山东省第三、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山东省第一、二届篆刻艺术作品展。现为青岛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院院长,青岛写意山水画院副院长兼篆刻院院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文艺创作,推动篆刻事业发展,近日,市文广旅局在市抗日斗争纪念馆举办“红色印迹”全国名家篆刻作品邀请展。 据了解,此次展览从1月持续到3月,共展出54件作品,每件作品都秉持着“根植传统,鼓励创新,文艺兼备,多样包容”的创作理念,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件古朴厚重、精整清雅的篆刻作品都用材考究,均采用青田石、巴林石、老挝石等材料,让书印之风与材质颜色纹路融合匹配,翰墨间有古朴典雅之风,刀石中有朴拙劲健之力,尽显篆刻艺术的博采众长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11月1日,校纪委机关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参观学校印记初心——大众篆刻作品展。 在作品展现场,大家依次参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部分的300余件篆刻作品,从篆刻艺术中感受中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光辉足迹和伟大成就。大家一致认为,展品中具有廉政元素的篆刻作品形式新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完美结合,本次参观学习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廉政教育,要进一步从篆刻艺术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学生篆刻艺术水平,5月26日,艺术与设计系书画艺术专业开展“篆刻艺术”技能竞赛,38名学生参赛。 经过两个小时的比赛,同学们在石面上完成了篆刻作品。作品以爱国主义情怀、优秀传统文化及山服校园文化为核心思想,精心篆刻“江山如此多娇”“锦绣中华”“平安喜乐”“天道酬勤”“百折不挠”“明德尚能、求实笃行”等内容
徐正濂,又名徐正廉,笔名楚三,1953年生于上海,农工民主党员。职业书法篆刻家。师从田桓、钱君陶先生,研习书法篆刻四十余年
一把小小的刻刀勾勒出党史中的红色记忆,近来,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的“篆刻艺术”课成了学校的网红课程。 “小时候我是听着老将军们的英雄故事长大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到汉代将军印时提到大汉时期将军们的英雄气概,我就联想起家乡的共和国将军们,于是我就想把家乡英雄的名字刻出来,希望以这种方式永远铭记他们。”来自红军故里安徽金寨县的冯慧敏因为篆刻而对家乡的红色故事有了一番新的理解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 清晚期海派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在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表现出色,他的作品备受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