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采用中国各省1994-2004年的统计数据定量评估了地方环境管制对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环境规章显著提高了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但地方环境法规对其不具有显著影响。上述发现意味着中国实施严格的环境管制能够收获环境质量提高和生产率增长的双赢结果且地方政府主导的环境行政管制的实际效力可能要远远优于地方环境法规。因此在健全地方环境书面立法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的重构以提高书面法律的实际执行效率。

①根据中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都可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和颁布地方法规。同时各省人民政府和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还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行政规章。

②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③地方行政规章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④中国的环境立法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进展缓慢但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漠视实际上这一时期颁布的《关于注意处理工矿企业排出有毒废水废气的通知》、《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管理暂行规定(草案)》、《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等法规都体现了中央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关于改革开放前中国环境立法的更多介绍可见王立:“我国环境立法评述与前瞻”《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⑤“试行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产物实际上“试行法”与正式的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最终在1989年12月26日正式颁布实施。

⑦为简化表述后文中“环境行政规章”统称为“环境规章”“地方环境行政规章”统称为“地方环境规章”。

⑧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称为部门行政规章其余的称为地方行政规章。

⑨本文在测算各地区累计颁布的环境法规、环境规章以及环境标准数时是将各地区1993-2004年各年颁布数累加而得。

零结合公理也叫负产出公理(Byproducts Axiom)其意味着一个生产单元如果没有“坏”产出就不会有“好”产出;弱可处置公理意味着“好”产出和“坏”产出同比例减少仍然在生产可能性集中。

张军等(2004)对四川和重庆的数据进行了合并处理我们假定这两个地区的资本产出比是一致的并以此拆分这两个地区2000年的资本存量。推算各地区资本存量的原始数据摘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我们在推算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时设定小学受教育6年初中和高中均为3年大专及以上为4年。

在本文的样本数据中变量OPEN和FDI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高达0.6。我们认为回归模型的统计性质固然重要但是模型参数意义的经济学诠释更为重要。尽管变量FDI的回归系数与理论预期不符然而从主要变量AL和AR的回归系数的统计性质及其与现实经济的较相符情况看系统GMM估计结果总体上还是可信、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