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处于103年3月取得环保署环境教育设施场所认证,成为金门地区第一个通过环境教育设施场所认证的单位。金门国家公园成立于民国84年10月18日,为我国首座以维护历史文化资产与战役纪念为主兼具保育自然生态的国家公园,区域内结合了“闽南文化”、“侨乡文化”及“战地文化”三种不同时代文化层,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是**的国民环境教育场所。

环境教育法于民国99年立法通过,旨在推动环境教育,促进国民了解个人及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增进全民环境伦理与责任,进而维护环境生态平衡、尊重生命、促进社会正义,培养环境公民与环境学习社群,以达到永续发展。为鼓励环境教育之推动,并规定整合环境专业人力、课程方案及经营管理,用以提供环境教育专业服务之具有丰富生态或人文与自然特色之空间、场域、装置或设备者得申请为“环境教育设施场所”。

金门虽位处离岛,但资源丰富,尤其是特殊的战役资源与极具特色的闽南文化,都是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为进行环境教育课程的重要场域。为推动环境教育课程,本处针对国小中高年级学童设计了4套完整的课程方案。内容涵盖了金门人文与自然资源特色。

“落番的故事”环境教育课程,利用水头聚落中之金水学校展示、得月楼展示馆、侨乡文化展示,分别介绍闽粤地区侨乡文化形成的背景、金门人如何出洋发展、在侨居地奋斗的情形、及回馈乡里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先人如何在困苦的条件中,改善环境,并留下珍贵的文化资产。

“寻找风狮爷”环境教育课程,利用琼林聚落拥有丰富的人文史迹,探讨人文与环境的关系,透过跨领域的学习,将风狮爷的历史,与在地季节风向结合,让国小四年级的学生了解生活周遭常见的文化地景所代表的意义。

“新兵日记”环境教育课程,利用八二三战史馆及琼林民防馆,介绍影响金门甚巨的八二三炮战,和战地政务时期之民防组织的历史演变,并以琼林民防坑道引导学生体验战地生活之艰辛。

“绿意中山林”环境教育课程,则用真实情境之体验,带领三、四年级的学生在金门的中山林中,运用感官学习。除了视觉之外,加上听觉与触觉的方式,让学生从各方面去认识身边的环境。

新设计的四套课程已运用在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办理的小学生认识国家公园活动中,每年度办理近25梯次活动,获得金门师生一致的好评与肯定。除了针对国小学童设计的环境教育课程,本处也将针对国中、高中及一般民众,设计各式各样生动活泼的课程内容,让民众能够体验金门丰富的资源特色。该处将秉持着环境教育立法的精神,发挥特色,借由丰富多元的课程,提供更多社会大众走出户外和环境的对话机会,提升国民环境素养,落实环境教育永续发展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