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许秩维台北17日电)根据教育部统计,大专延毕生以毕业学分未修满比率最高,交大将暑假当第3学期使用,让学生利用暑假补修,并调降专业学分,助学生跨领域学习,盼降低延毕人数。
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91学年度大专校院学士班以下有3万5448名学生申请延长修业年限,到了106学年度已达4万9488人,延毕生人数15年来成长近4成,延毕学生以毕业学分未修满比率最高,其次是未通过毕业门槛或修读双主修等。
交通大学教务长卢鸿兴受访时表示,除了少数学生因为要准备考研究所而选择延毕外,其他学生大多是因为学分没修满或修课未达毕业要求,或是因为有双主修和辅系,学分较多而来不及4年内修完。
为了协助学生如期毕业,交大从制度上调整,原本规定128毕业学分中规定专业学分约100学分,现在予以调降,让学生用70分学分修系上的专业课程,另外可用30分去修其他系的专业课,在不增加学生毕业学分负担的情况下,就能跨领域学习。
针对修课未达毕业要求或学分没修满的情况,卢鸿兴指出,交大从2年前开始把暑假当作第3学期使用,如果学生有课程未能及格甚至会导致挡修,无法再修下一阶段科目,系上可视情况在暑假开设课程让学生补修,让学生能赶上进度,另外也会从大四起提醒学生注意,避免发生毕业学分未修满的状况。
淡江大学教务长郑东文表示,这几年学校延毕生的人数变化不大,延毕原因主要包括毕业学分没修满或未达毕业门槛,因此学校从大三起就开放学生提前查询毕业学分状况,让学生能利用暑修或跨校选修课来补进度,延毕生也会编入大四班级,请导师协助辅导,也已经逐步修正课程挡修的情况。
至于未能通过毕业门槛的学生,郑东文表示,由于学校有设定英语毕业门槛,希望借由大学的训练,提升英语能力,但如果学生不能通过门槛,还是可以透过进修英语课程来替代英检考试;至于双主修、辅系或出国进修的学生,相信他们也都能理解必须付出较多时间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