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校本特色的课程。
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积极学习,健康成长。
透过正规及非正规之课程,规划出一套教学系统或活动,将知识及生活相结合。
透过课程作为认知过程发展的工具,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促进他们的心智成长。
按各科的教学特色及重点,订立“课堂教学框架”及校本高阶思维能力一览,并以全方位学习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习效能。
1.本校藉不同的方式,持续发展自主学习,期望学生“愿意学”及“能够学”。学校善用自学四要素“有效预习、学习任务、学习反思、课后延伸”,逐步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习惯。
2.在课前,各科设计不同形式的预习或自学活动、阅读不同的资讯,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链接课堂与先备知识或生活经验,上课时较容易理降,促进学生的学习果效。
3.在课堂上,老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教授学生多角度思考的方法,提升学生分析及评鉴多种资料的兴趣和能力;透过小组分享及互动,发展学生的共通能力。
4.课堂结束后,各科教授学生摘录笔记的技巧,协助学生养成反思及整理所学的习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
1.中文科、英文科和图书科发展阅读策略课程,让学生喜爱阅读,学会学习,从阅读感悟智慧。
2.透过“跨课程阅读”,以价值观作主题,贯穿不同科目,并渗入阅读策略,透过多元阅读资源及生活经验,探求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学生阅读技巧,建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学生透过晨读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渗入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如绘本、中外经典读物、儿童杂志、报刊、电子阅读(本校参加教城“e悦读学校计划”)等,让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4.培训故事爸爸及妈妈到校为小一小二学生讲故事,期望家校合作,扩大阅读氛围。
5.本校引入外间资源,如邀请亲子阅读专家到校举办活动,推动阅读风气。
1.学校期望透过电子学习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与时并进。全校共有150部平板电脑,各课室的电子教学设备齐全,小一更特设电子白板,为师生提供有利的电子学习条件。
2.各级各科适时适切渗入电子学习元素,促进学与教效能。
3.电脑科及图书科都设有设资讯素养课程教授学生获取资讯的途径,处理资讯的技巧及使用资讯科技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校一直规划有系统、具延续性,并配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校本生命教育课程,以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我们致力培育学生七种首要培养的价值观和态度,包括“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等,促进学生全人发展。另于日常的主科课堂教学上,着重情意反思的引导 让学生学习品德情意 做个慈悲与智慧兼备的“慈敬人”。
1.学校在校内举办多元化活动,设英、普语言日及英文、普通话大使训练计划等,让学生多听和多说两文三语。
2.学校每年均举办主题学习周,把学习空间从课室拓展到其他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室,透过切身体验,实践所学,同时培养正面价值观。
3.学校每年均安排学生参与境外交流,并进行专题研习,实践所学以扩阔其视野,促进文化交流,当中包括参与“同根同心”交流计划及到不同国家如台湾、新加坡作体验学习活动。
3.学校每年均安排高小学生参与领袖训练营,期望提升学生自理能力、增加自信、学会自省。
本校制造不同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发挥STEM方面的潜能。为有效推展STEM 教育,本校常识科于各级安排与STEM相关的专题研习、亦发展校本编程课程,期望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习科学与科技的兴趣,同时培养同理心。
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学校积极争取外界专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