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考试文凭至上(exam-driven rewards)、教育资源与学术信念的三重影响,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测试中均得分颇高。由于在政府组织的考试中获得高分,可以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经济和社会回报,家庭和学校资源被大量配置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家人鼓励孩子们刻苦学习,并花费大量成本在孩子的书本和其他教育资源上。同时,中国颁布了各类颇具挑战性的国家课程大纲、标准化的教科书以及教师培训系统,教学方法较多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精讲基本数学概念和技巧,以及反复练习。因此,中国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常常比较扎实,对常规解题技巧的运用比较娴熟。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中国学生经常对于非常规类型,或者涵盖多种解法的题目不愿上手,显得主动性不足。赵明明和陈高伟(2018):中国大陆数学之教与学,辑于周祝瑛等主编《华人教育模式:全球化视角》,(页317-330),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