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爱学校前身为培爱儿童会,成立于一九六五年,服务肢体伤残儿童;于一九七零年,改名为培爱特能训练中心,由社会福利署资助;至一九七九年,成为首批注册的特殊学校之一,并正式命名为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培爱学校,临时校舍位于荃湾雅丽珊社区中心二楼;及至一九九七年迁到屯门显发里。经历多年的计划和筹建后,位于屯门恒贵街的校舍和宿舍分别于二零一四年九月及十二月正式投入服务。

我们深信肢体伤残儿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们受身体的弱能所限制,需要和潜能往往被忽视。本校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教育和训练,充分发展他们的潜能,培育他们自我照顾、独立生活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校采用之课程,是按照个别肢体伤残儿童的发展需要而设计和编订个别教学计划。教学方面,我校本着因材施教、训练独立自主能力、培养良好品格等三个原则。

物理治疗 - 物理治疗师会根据学生的诊断及评估结果,订定学生的治疗目标,透过适切的个别及小组训练,改善学生的机能,诱发其大肌肉的发展,协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他们在体能上最大的独立自主能力。

职业治疗 - 职业治疗师透过悉心选择适用于肢体伤残儿童的康复活动,并提供感觉统合治疗及电脑辅助科技评估及训练,使学生在肌能、感知、智能、社交、家居自理,社区生活及工作技能等各方面发挥最大的潜能。

言语治疗 - 言语治疗师透过不同的治疗模式,提升学生的语言、发音及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并协助未能有效运用口语的学生发展辅助及另类沟通模式。

社会工作 - 提供适切之社会服务予学生及其家人,以满足学生在学习及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

护理服务 -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予学生和教职员。

本校提供服务予肢体伤残儿童,除肢体伤残外,学生多兼有其它类型的障碍,如智障、听障及视障等。本校设中、小学部,为学生提供小一至中六课程。每班学生十名。

所有入读本校之学生均需经由教育局转介入学,并可为有需要学生申请五天或七天住宿服务,本校目前共有60个宿额。如有查询或欲到校参观,欢迎家长或机构与本校社工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