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资讯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潘孟铉:“严格要求学生具有应用和实作能力,经过每个学期磨练过后,他们才能真正成长。”(摄影/吴国祯)
“严格要求学生具有应用和实作能力,经过每个学期磨练过后,他们才能真正成长。”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语,出自眼前这位戴着眼镜、长相斯文的教师,是工学院资讯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潘孟铉,甫于今年7月荣获103学年度教师评鉴专任教师优等奖。
平常总是与学生相处十分融洽的潘孟铉,只要上课钟声一响起,站在讲台便成了学生们敬畏三分的师长。课堂间不断抛出问题,就连回家功课也让学生感到很有“分量”。用心备课的他说:“上过课的学生,没有一位会觉得是凉课。”潘孟铉坚持授课循序渐进,预习和复习考验著学生学习的耐力,他不会因少数学生而停下进度,“得让后段学生自觉必须努力的压力,才能促使他们前进的自我期许。”
尽管潘孟铉在课堂上是位严师,下课后还是常陪学生们聊天,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他笑说,“当老师必须要保持开放、满腔热忱与学生互动,虽然课堂上必须维持严谨的教学态度,但是私底下可以无拘无束,学生也才愿意和我分享生活大小事。”
谈起历届学子差异,潘孟铉直言变化不大,反观教师教学品质,“其实学生看得出老师用心,若教师在课前准备充足、上课认真,即便是一堂严格的课,50分钟对学生来说,一样是很短的时间。”最后,他鼓励学生,“每个人都是独特个体,试着检视学习历程,从中找到自己的天赋及专长吧!”(文/孙于翔、摄影/吴国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