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草转氨酶是一种主要产生于心脏和肝脏的酶,其他肌肉组织中有少量。当肝脏或者肌肉细胞受损伤时,他们释放谷草转氨酶到血液中。
谷草转氨酶水平经常和其他肝脏酶学指标(如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进行对照来决定是哪一种类型的肝脏疾病。
尽管谷草转氨酶存在于心脏和其他肌肉,但另一种酶,肌酸激酶含量更高,常被用于检测心脏或肌肉损伤。
谷草转氨酶和其他几个试验同时检测,来评估有肝功能紊乱症状的病人。这些症状包括黄疸(眼睛和皮肤发黄)、深色尿、恶心、呕吐、腹水、不正常的体重增加和腹痛。对于以下人群,谷草转氨酶单独检查或者同其他实验一起检查:
有轻度症状患者,如疲乏,可能需要检测谷丙转氨酶来确定他们无慢性肝脏疾病。为了监测肝脏疾病病人的治疗,经常测定谷丙转氨酶,可以单独测定或者和其他实验一起测定。
试验结果的含义?
谷草转氨酶异常增高(正常上限10倍以上)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谷草转氨酶水平可持续升高1-2个月,经过3-6个月恢复正常。慢性肝炎患者,谷草转氨酶水平通常不是很高,经常少于正常上限的4倍。慢性肝炎,谷草转氨酶经常波动于正常和轻度升高之间,因此医生经常代表性地选择这个实验来决定疾病的类型。
一些肝脏疾病,尤其是胆管阻塞,或肝硬化和某些肝癌,谷草转氨酶可能接近正常,但是与谷丙转氨酶相比它经常升高。由于酒精所致肝损伤时,谷草转氨酶经常高于谷丙转氨酶(这是在其他肝脏疾病中很少见的)。在心脏病发作后或肌肉损伤时谷草转氨酶也升高,通常远高于谷丙转氨酶。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有两种主要类型:急性和慢性。典型急性肝炎可以使患病者感觉不舒服,好像感冒,经常伴有食欲丧失,有时腹泻、呕吐。急性肝炎患者多数病例出现尿色变为褐色,大便颜色变为苍白色,皮肤和眼睛颜色发黄。多数受感染人群最终可完全康复。慢性肝炎通常无明显症状,或者仅有乏力、疲倦;多数人不知道他们已经患病。在一些人群中,慢性肝炎可以逐步损伤肝脏,多年以后导致衰竭。
为了评估肝功能紊乱,其他实验还有哪些?
其它常用的肝脏实验包括肝细胞中存在的许多酶类,如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由肝脏从体内清除的黄**素)。
哪些人有肝功能紊乱的危险?
许多情况可以损害肝脏,肝脏疾病最主要的原因是靶向肝脏的病毒感染和酒精摄入过多。少数情况下,一些药物可以损伤肝脏;如果您服用其中一种药物,医生会建议您经常监测肝脏。一些从父母遗传的疾病偶尔也能够损伤肝脏。
有什么症状提示肝功能紊乱?
肝脏疾病多数病例是“悄无声息的”。但肝脏快速地受到损伤(一种称为急性肝炎的疾病)时,皮肤和眼睛的白色部分变为黄色,尿变为褐色,肠道排泄物失去颜色。肝脏疾病晚期可能导致腹水、呕血、意识混乱、易有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