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
玉溪河灌区是四川省大型灌区之一,地跨成都、雅安两市,幅员面积1748km2,地势较高,多为丘陵、台地。灌区人口76万,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靠玉溪河引水工程进行灌溉。 该工程设计灌面86.64万亩,设计引水流量34m3/s,灌溉成都市的邛崃、蒲江及雅安市的名山、芦山四(县)市,现有效灌面68.39万亩
本文摘要:根据《水利厅关于强化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报》(桂水资中心〔2017〕1号)精神,2018年区水利厅决定我县水资源在线监控加装站点共计七个,分别为钟山县水利供水有限公司、蒋家冲水库灌区、大桥冲水库灌区、大洞水库灌区、思勤江灌区、茶源水库灌区及军冲水库灌区。为保证加装工作顺利完成,县水利局因应承建商单位作好站点的选址和加装工作。 目前我县七个站点加装工作已全部已完成,设备投放试运营
内蒙古河套灌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揭碑仪式5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举行,来自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等单位代表共同见证。 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于9月4日成功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空白。 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的河套灌区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20万亩,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是我国灌区中的“巨无霸”、灌溉农业的“里程碑”、可持续灌溉的典范
内蒙古河套灌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揭碑仪式5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举行,来自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等单位代表共同见证。 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于9月4日成功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空白。 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的河套灌区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20万亩,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是我国灌区中的“巨无霸”、灌溉农业的“里程碑”、可持续灌溉的典范
9月3日,由水电十四局承建的湖南涔天河灌区左干渠一标段蒋家槽渡槽举行完工仪式。作为涔天河灌区干渠工程63座渡槽中第一座完工的渡槽,为江华片区实现年底通水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对整个工程的渡槽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千亿体育官网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灌区工程包括干渠240千米、支渠170千米,设计灌溉面积111.46万亩,建成后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灌区
灌区标准化沟通机制是指灌区工程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各级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共同协调解决灌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灌区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 建立灌区标准化沟通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对灌区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工作重视程度,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充分发挥沟通机制作用或利用沟通机制进行无效活动的现象经常发生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灌区的安全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建设现代化灌区势在必行。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型灌区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并投入使用。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现代智能水利已经成为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内蒙古河套灌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揭碑仪式5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举行,来自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等单位代表共同见证。 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于9月4日成功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空白。 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的河套灌区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20万亩,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是我国灌区中的“巨无霸”、灌溉农业的“里程碑”、可持续灌溉的典范
高效节水灌溉管控系统是管控一体化平台,合理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有效监测地下水的使用情况。 灌区信息化系统整合区域内水文水情、气象、作物、工情等信息,实现了信息的测量、统计、分析、控制、调度等功能。为灌区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升灌区的管理效能,实现农业灌区的现代化
中国水利网站讯 7月1日,水利部开展大中型灌区项目建设调度会商,对大中型灌区改造与建设项目进行再调度,对灌区相关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出席并讲话。 田学斌强调,灌区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要产区,项目点多面广、产业链条长、吸纳投资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大连市水务局按照省水利厅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各项工作。印发了《转发辽宁省水利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按照相关标准对我市4个大中型灌区进行了分类,要求各有关区市县根据不同灌区类别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落实各项工作,逐条梳理评价标准,细化完善灌区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大中型灌区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档案。 按照《辽宁省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要求,市水务局和市水务事务服务中心组成联合工作组赴庄河市和普兰店区实地开展了市级评价工作,检查了灌区现场管理和有关证明材料,提出了整改意见,印发了《关于印发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市级评价结果及整改意见的通知》,要求庄河市水务局和普兰店区农业农村局组织辖区内大中型灌区落实整改措施,按时提交整改报告和补充材料
内蒙古河套灌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揭碑仪式5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举行,来自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等单位代表共同见证。 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于9月4日成功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空白。 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的河套灌区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20万亩,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是我国灌区中的“巨无霸”、灌溉农业的“里程碑”、可持续灌溉的典范
吴雪红代表: 您在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要求恢复铜山源灌区中干水渠供水功能的建议》已转至县林业水利局办理。非常感谢您对林业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提及恢复铜山源灌区中干水渠供水功能的建议情况我们已获悉,经查阅相关资料并开展实地踏勘,该灌区渠系属铜山源灌区,铜山源水库管理中心于2021年年底已申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目前已立项,预计2022年8月底开工,由于该渠系当时未及时列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计划,我局与小南海镇人民政府多次同铜山源水库管理中心对接,待该项目一期完工后,视结余资金再予以分配解决。在下一阶段项目安排上,我们将重点考虑、努力争取,在政策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的给予安排解决
近日,全国重点水利工程青龙山灌区一期工程已把江水灌溉到青龙山、浓江农场田间。浓江农场第九管理区农户温学全高兴地说:“盼望用江水灌溉的念头有好几年了,今天终于实现了。用江水浇灌的水稻产量高、米质好、不愁卖,种地心里踏实
日前,记者在祁县昌源河灌区供水管网灾后修复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了解到,一期工程已建设完工,二期工程完成招投标工作,将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 祁县昌源河灌区在2021年秋汛时出现灌溉供水主管道冲毁、一干渠渠首取水设施水毁、灌溉渠道冲毁、附属建筑物及防护设施等严重水毁等情况,导致整个昌源河灌区供水管网系统瘫痪。为及时修复昌源河灌区水毁设施,恢复昌源河灌区的灌溉功能,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祁县积极开展昌源河灌区供水管网灾后修复改造工程,补齐防灾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高效节水灌溉管控系统是管控一体化平台,合理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有效监测地下水的使用情况。 灌区信息化系统整合区域内水文水情、气象、作物、工情等信息,实现了信息的测量、统计、分析、控制、调度等功能。为灌区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升灌区的管理效能,实现农业灌区的现代化
内蒙古河套灌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揭碑仪式5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举行,来自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等单位代表共同见证。 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于9月4日成功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空白。 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的河套灌区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达1020万亩,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是我国灌区中的“巨无霸”、灌溉农业的“里程碑”、可持续灌溉的典范
灌区是由水库、渠道、田地、作物组成的一个综合体。由于我国灌区大多兴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当时科技条件有限,加之多年的疲劳运行,目前我国大多数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处于超期服役或带病运行状态,致使灌区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灌溉效益大幅度衰减。 灌区信息化系统监测原理很简单,通过安装雷达流速仪即可测量出流体的流速,雷达水位计测出水位,在根据预算设置进遥测终端机RTU的断面参数自动换算流量功能,插入一张SIM卡或者有线网络通过GPRS上传到平台
(一)承担长葫灌区省管水利工程范围内的渠首枢纽、干渠、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利用、保护工作,编制并实施灌区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承担职责范围内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调度、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 (三)依法保护灌区水资源、水生态及水利工程,维护灌区水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