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个小孩的父亲,也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对于小孩子的创意,有时不能不感到惊叹和佩服。

我遇过有个小孩子因感到父母经常使用电子产品,很少和他沟通,于是透过不同的"小策略",令父爸妈减少只顾看手机,多和他聊天。我也知道有孩子看见校园附近违例泊车很严重,阻碍其他车辆上落乘客,于是主动设计海报及标语,向司机们宣传不要违泊。

大家可能很难想像小小年纪的幼稚园学生竟然也可以自发关心家庭和社会。他们都是来自DFCHK (香港创意行动协会) 的创意方案。其实这个教学法是透过 "FIDS" 四个简单步骤,即是FEEL(感受);IMAGINE(想像);DO(行动)及 SHARE(分享),令幼、小,中学生们以二十一世纪创意经验学习技巧,主动发挥潜能、实践梦想,并提升同理心及社会责任感。

我相信以“品格”作为教育目标,能令孩子负起维护别人福祉的责任。而 FIDS 结合了方案和服务的教学方式,令孩子将所学到的运用于设计和实践,并服务他人。这样为孩子提供有意义的学习之余,也为发挥创意和品格教育提供了实践的平台。

我也深信老师和家长若多相信孩子的能力,提供 FIDS 的空间,必能做到“不论富或贫,每个孩子都能”的理念,让孩子用创意和良好的品格,正面改变世界。

叶文谦 Jeffrey 是香港创意行动协会 (DFCHK) 的发起人。Jeffrey曾任香港浸会大学幼儿及基础教育学部讲师及该部亲职教育证书课程主任,现在担任香港专业辅导协会秘书长, 并连续多年亲身到印度参与了由DFC印度举行的Be The Change Conference,与世界各地来二十多个地区的代表交流心得,在香港推动着重小孩创意和品格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