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因为 非母语情境,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往往无法在 日常生活中现学现用 (learn now use later),使 用英语的环境有限,学习成效自然也有限。因此, 在不增加语言学习时数下,用第二语言来学习其 他科目,不但能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更能透过 该语言习得新知识,用不同的视角学习学科、发展跨文化沟通能力。

差异化教学除了针对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及学习环境差异化外,主要根据课前诊断结果进行层级式的分组教学。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设计得宜,不论是分组教学或分站学习,学生定能有所收获,而教师也能借由分组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及阅读程度。

同样是植物,但有着不同的培育方式。每种植物都要在适当的温度、湿度与养分及不同土壤下成长。教育更是如此,每位学童都是独立特别的个体。因此,若只是按照书本进度教学,没有顾及学生个别差异,学童将成为教育下长不大的幼苗。

以科技的运用作为结束的一回省思,因为近几年来科技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上的运用,已经密不可分。

语言学习者在聆听或阅读语料时都偏重于“意义”(meaning) 层面的理解;在面对没有读懂或听懂的语料时,语言学习者不可能进一步分析其他面向的资讯。但是语言学习者若没有分析语言在“形”(form) 及 “语用”(use) 层面的资讯,语言习得 (language acquisition) 就不可能产生。

开学的时间一到,“收心”永远是老师们要面对的头一个问题,有时不仅仅是帮学生收心,同时也是为自己收心,做好准备回到日常。 一开始就先利用有趣的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他们找回在课堂上跟老师、同学互动的感觉,再引导他们慢慢地进入学习状态。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虽然是老话一句,但是用在班级经营和教学规划上,却是相当适切的一句话。在学期开始时,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才能让之后的教学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