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我觉得在你的思考中“基督”与“基督教”有区别,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基督”与“基督教”有区别,其区别是“神”与“信神的人群团体”的区别。
2.其次,你说“人与"上帝"的交流是单向的”,我认为“在人与神直接相遇之前”的前提下,是“是”。另外,你认为“纯粹是人去追求真理.”而我认为,有些人是尽其一生去追寻真理,但是,他们的追寻是基于“人本”(试想,如果真理是出于人,还需要人去追寻么?)。
如果在这眼睛看得见的世界背后没有眼睛看不见的神/真理的真实实存,这世界的秩序将会如何?
真理在人追寻真理之先存在,才引发人的追寻并使人的追寻成为有意义;真理实存在先,人追寻真理在后。
救恩在人相信救恩之先预备,才使接纳(相信)被神接纳(拯救)的人得救;神主动在先,人被启发而动在后。
3. 另外,你说:“世界之所以存在这么多宗教和哲学流派,可能也只是对同一个真理的不同阐述而已.”这话我基本认同。但是,真理与谬误之间有时只有“毫里”之隔,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如果人追寻真理的初始点略偏差,就可能导致人与真理“无份”了。
然,人是相对者,此时此刻彼此都生存在相对的时空,人间积累的诸多相对道理,对指导人与时空环境的调和,有的人间道理的确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
相对的人,如果将相对的当作绝对,很可能导致悖逆绝对真理,误将相对的人当作绝对者(神)。
相对的人,如果将绝对的当作相对,很可能导致悖逆绝对真理,误将绝对的神当作相对者(人)。
4. 关于"朝闻道夕可死矣".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孔老夫子本人在这几个字里面究竟表达了哪些意思呢?惟有他自己与神知道了,追寻“真道”的后人,尤其与孔老夫子有相似思考的人,或许对这句话产生共鸣。
如果,一个人不信有终极真理的真实实存,那么,对于他/她来说,可能常常有“追求终极真理却是件没有意义的事情.”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相信有终极真理的真实实存,那么,对于他/她来说,可能常常有"朝闻道夕可死矣"的感觉。
5.你思考、你质疑“难道这终极真理中隐藏了永生的秘密?”一个很好的思考与质疑,以我个人的体会,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经由人的推论而所能得到。因为,基于人本的推论,是在时间中进行的,“永生”则超越了时间的范畴。
在我没有亲身经历(我个人认为那是与圣灵直接相遇,或者说好象是与永恒直接相遇)之前,我的问题是“不知今生,何求永生?”。
信有永生者,并非是“非理性”者,个人认为,人的理性基于真理才是“真的理性”,否则就是“相对的理性”。“相对的理性”受时间环境所限,难免偏差。
然,信真理者,并非等于他/她认为自己的理性与真理没有偏差,甚至,恰恰相反,信真理者,常常发现自己的理性与真理的偏差,而在有生之年不断纠正自己的理性与真理的偏差,从而渐渐逼近真理的核心。
近日很少时间上网,看到你的贴,个人感受多多,略略写下一点,真诚地与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