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便雅悯人袒护基比亚人的恶行拒不交出恶徒对其严惩,以色列举全国的十分之一男丁声讨便雅悯人。有人会问,以色列人是否太过于激进了呢,明显的两方的实力悬殊啊!但从后续的发展来看,他们如此行是可取的,对付罪本就应该是倾全力去打击消灭。

以色列人另一个可取之处在于他们采取行动前不忘求问神。他们第一次出战时信心满满却被对方以少胜多,虽然打了败战却仍旧有信心再次出战,但以色列人第二次被打败后就开始信心动摇了。罪之可怕在于它的顽强,对付罪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罪就像一个恶瘤,要将其从除去就需要开刀,这个过程会产生痛苦,但是若不如此我们无法健康复原。为了除去他们当中的罪以色列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此他们的信心在第三次求问神的时候开始有了些许动摇。他们问,或许我们应该罢兵?

以色列人第三个可取之处是他们没有因信心的软弱而停止战事,他们仍旧听耶和华的吩咐第三次出兵。要知道,便雅悯人屡次以少胜多对以色列联军的士气是有极大的打击的,但这没有妨碍他们对付罪的决心。他们反而更加的来到神的面前求告、禁食、献祭,寻求神的指示。他们献上悔改的燔祭和代表与神和好的平安祭,切切的寻求神。当我们面对罪再次的软弱的时候,让我们也如同以色列人一样,不是沈浸在失望自怜当中,甚至开始动摇我们对付罪的决心,反而是时常的仰望神、倚靠主耶稣的恩典和能力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