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说英女王是他成长年代回忆之一部分;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说得中肯,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不会有太多人对这说法有争议。
对!回心一想,我就读的中学是皇仁书院,但英文名称却是英女王书院;我是香港极少数的英女王御用大律师,多年的称号,一夜之间却不再是了。过去的已过去,但不能当作从未发生。
香港人很务实,有人称呼英女王为“事头婆”或“老板娘”。不是对她不敬,只是反映了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亲切的感觉,但回归前,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她名下,我们总算一起走过了一段比较安稳、开放的成长过程。
但始终在英国人统治下,中国人出不了头。我当上御用大律师不久,当时港督便找人游说我出任大法官,及后又要求我出任律政专员,承诺三年后我“极有可能”成为香港第一位华人律政司。这些邀请,我想也不想便一一婉拒了;因为我不相信在英国人管治下我们有当家作主的一天。
政治还政治,人情归人情,任何人离去,我们也会觉得伤感。她的离去却平添多一份莫名的惆怅。也许她的离去代表着我们百多年寄人篱下的回忆也终于画上句号了。也许她的离去容许我们更有决心向前看,明白往日的记忆只是历史长流中的一段小章节;只是众多集体回忆中的一部分。尽管也是难以忘记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