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嘉阳老师,在“让人又爱又怕的媒体”的讲题中,清楚地描绘自媒体和线上课程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面对这股浪潮,许多讲师想利用网络自媒体,快速提高个人与课程的曝光度。但伴随而来的行销方式,如圈粉、炒热声量、平台与网红的微妙合作关系、以及置入性行销等概念,对于许多习惯线下操作的老师,是陌生的。
凌老师以多年的实战经验,鼓励华盟讲师,要勇敢的拥抱媒体。人工智能和5G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讲师知名度的建立,除了人群的口耳相传,也必须兼具网络媒体的覆盖。人们未来获取知识的方式,看重“随时”、“随地”的便利价值。讲师如何将教学内容分类,那些部分适合单向传播或线上互动,可以自媒体的形式展现?那些部分适合面对面实作、群体讨论,继续以线下方式进行? 需要将线上和线下包装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还是独立展开? 这些都是在不同领域的讲师,可以思考琢磨的点。
同时,凌老师也提到“限制性思维“的概念。 讲师的价值在于个人魅力,不要因网络媒体的无远弗届,担心看家本领被学去。 反而是可以从另一个维度观察:因网络媒体的经营,可能产生被动收入的获益影响有多大?
目前实体课程的主要受众年龄是40-60岁,而网络自媒体的主要受众年龄是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我们不妨思考未来锁定受众群体的年龄层?获取知识的方式?再思考实体课程进行的模式,是否最适合他们?你是否要拥抱网络自媒体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