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里,资讯的内容及管道愈来愈多元,为了接受这些资讯,人们从起床的那刻起,从电视、智能手机到电脑,几乎就已经可以掌握天下事,我们一天所接受的资讯量,可能就超过了古人一年的资讯量,也因此,企业的资讯要如何抓住目标族群,媒体依赖理论,就变成一门值得讨论的学问。

媒体依赖理论指出,不同的媒体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媒体的策略主要在想办法把媒体的资讯“推向”顾客,而个人媒体则相反,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想法办法将阅听人“拉”进来,让参与成员能够热在其中,激发主动分享的热情。我们可将媒体分为三类,大众媒体、小众媒体及个人媒体。

1、 大众媒体:大众媒体指的是,目标对象是所有人的媒体,这种媒体一般对于阅听人的心理,有较为直接的影响效果。

2、 小众媒体:小众媒体指是符合特定族群需求的媒体,因为媒体要产生影响力,就要能够符合特别的对象及情境,进行不同的媒体设计。

3、 个人媒体:无论是大众媒体或是小众媒体,阅听人并不能参与创作,只能担任“阅听”的角色,如果一个媒体能够让个人的创作及设计也在其中,就成为了个人媒体。

在YouTube的首页中提供了近期的热门影片,让所有YouTube的使用者都能了解近期大家所喜爱的是哪些影片,这是属于YouTube的大众媒体。此外,YouTube又提供了专门频道,诸如运动、明星、电视节目等,让特定的族群能够去追踪,将自己有兴趣的频道加入到自己专属的清单中,这就是YouTube的小众媒体。最后,YouTube提供了每一个使用者都可以在YouTube上尽情的上传自己的创作,并分享给全世界,这就是YouTube的个人媒体。一个YouTube,就同时包括了各式各样的媒体依赖,他能不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