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将6月5日设立为世界环境日,以此强调环境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福祉和经济发展。通过世界环境日庆祝活动,我们可以建立更广泛的基础,促使个人、企业和社区进一步认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必要性并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教科文组织通过在生态系统、生物圈保护区、能力建设、科学评估和政策简报等领域开展的引领性工作,协助决策者可持续地管理自然资源,从而在推动生态科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科文组织充分调动各地社区和土著人民的知识、技能和做法,支持他们参与环境决策。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展示了通过科学、教育和参与性方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环境上可持续、社会和文化上适宜的创新经济发展的方法。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环境危机空前爆发,令人生忧。如果说那场席卷热带雨林如同肆虐在干旱大草原的大火所暴露的是气候失衡问题,那么眼下这场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则深刻揭示出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危机。同时,这场大流行病还印证了 世界各地科学家多年来的谆谆教诲:人类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生物多样性一旦被削弱,打击到的也正是人类自己。这场公共卫生危机也是一记警钟,需要我们引以为戒: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我们与生物、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与生物和世界共同订立新的约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技术和伦理方面达成广泛共识。教科文组织正是一个可以促成这一共识的平台。"
在此新冠疫情流行之际,哥斯达黎加总统从生态和社会行动方面回顾了该国的历史。公共教育、全民医疗、可再生能源……他呼吁我们继续战斗:
“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哥斯达黎加的例子证实——我们可以通过基于大自然的解决方案,同时兼顾保障人类福祉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专家小组会议:“答案在自然”
新冠疫情揭示了我们世界的脆弱性。科学家、政治领袖以及来自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各界人士,都在呼吁变革并打破那些破坏地球生物结构,造成难以接受的不平等、威胁我们及后代共同未来的进程。教科文组织邀请我们在生物多样性国际日之际,通过在专家、人才网络,特别是遗产网络和青年网络、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和艺术家之间开展在线对话,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哪些方法/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重建生态系统,恢复与自然的联系?
几个问题:
你对我们正在经历的危机有什么看法?
我们需要做哪些改变?需要抓住哪些机会?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做出改变(哪些改变)?
我们会遇到什么障碍?
我们需要哪些力量和伙伴来共度难关,继续前进?
部分主讲人:
日期:2020年6月5日10:00-11:30(泰国时间,UTC/GMT +7)
方式:参与者需要提前在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处网站及官方社交媒体平台注册,会议平台链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已注册的参会者。
为庆祝世界环境日,欧洲广播联盟邀请多位艺术家与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以纪念环境和自然对音乐的影响。世界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谭盾的改版作品《武汉十二锣》将在世界环境日当天在特别广播节目中首播。
在2020年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中国作曲家兼指挥家谭盾借此机会提醒我们,人类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依存是如此紧密,以致其脆弱性也是人类自身的脆弱性。谭盾先生以其“通过音乐促进文化间对话,提高对水等自然资源稀缺性和语言多样性的认识的努力”,于2013年3月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
在谭盾先生的组织下,来自12个国家的艺术家于新冠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实现合作,在纽约和上海现场完成了这一高度艺术性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