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
在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决策论中
在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决策论中,预期效用假说(英文:Expected utility hypothesis),又称预期效用理论(英语:Expected Utility Theory),或期望效用理论,是一个效用理论,指在风险情况下,个人所作出的选择是追求某一数量的期望值的最大化。这个理论最早在1738年由丹尼尔·伯努利提出,该假说用于解释赌博和保险中的期望值。冯·纽曼-摩根斯坦效用定理(英语:Von Neumann–Morgenstern utility theorem)提出,在预期效用假说成立的前提下,一个有理性的人应该如何选择的公式
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基本问题包括: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并没有得到
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基本问题包括: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证明;其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实际上是一回事序数效用不仅具有基数效用所具有的一切问题还具有基数效用所不具有的问题;其个人的主观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相对客观的市场价格之比并不必然成立即使成立也存在客观取决于主观还是主观取决于客观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当效用相等时商品交换将不会发生从而商品的交换比例无法由效用来决定这表明效用理论无法解释市场上的商品交换行为更无法确定或衡量商品的价值。 title = "论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基本问题" abstract = "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基本问题包括: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证明;其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实际上是一回事序数效用不仅具有基数效用所具有的一切问题还具有基数效用所不具有的问题;其个人的主观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相对客观的市场价格之比并不必然成立即使成立也存在客观取决于主观还是主观取决于客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