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
智能穿戴产品设计的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 而广义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变迁,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形态与应用热点也在不断的变化 智能穿戴产品设计技术在国际计算机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都备受关注,只不过由于造价成本高和技术复杂,很多相关设备仅仅停留在概念领域
在几年前,我们也许还无法想象将各种电子设备穿戴在身上进行使用,但是现在,可穿戴设备已从概念走进了现实。可穿戴设备顾名思义,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便携式设备。但它又不仅仅只是一种硬件设备,还可以通过软件支持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
昨日,IDC发布《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9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715万台,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2%。 数据显示,小米可穿戴设备市场份额比去年相对下降,但仍以25%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销量约678万台,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2.8%;华为则以20.7%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位,销量约562万台,较去年同期激增188%;苹果则位于第三位,市场份额13.3%,销量约353万台;步步高和奇虎360分别以7.7%和3.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和第五。 除此之外,数据显示,到202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未来将呈现以耳戴式可穿戴设备为主,腕式可穿戴设备为次的局面
小米竟是全球第二大穿戴设备厂商:第一是谁? 腾讯科技讯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最新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为114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多,去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380万。 该报告还显示,AndroidWear远远没有获得谷歌(微博)所期望的成功,健身手环目前比智能手机要受欢迎得多。 该报告根据出货量对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供应商进行了排名
当下的健康运动穿戴设备和高端智能手表,只是可穿戴设备时代即将到来的序幕。用户认为,与智能手机在过去十年的发展相比,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会以更多元化、更具影响力的方式扩张,可穿戴设备将会取代目前现有的手机、手表,医疗设备如血糖仪、房子汽车的钥匙等产品,深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即除了围绕健康和健身功能不断改进以外,可穿戴智能设备在生物识别、安全和数字支付领域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及技术的发展,可穿戴市场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现如今在众多家电、3C数码领域中还能依然保持坚挺并以极为惊人的速度实现增长唯有可穿戴设备市场了。 根据IDC的最新研究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9年增长了89%并预计全球可穿戴设备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为9.4%2024年的出货量将达到5.268亿台。 同时智能可穿戴设备细分市场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智能穿戴,例如智能手环、手表,对传统穿戴产品(机械表)的替代比例逐步提升。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催生了智能穿戴愈发强烈的防水需求。IPRO防水透气膜的主要材质为ePTFE,多氟的分子结构决定其具备天然的疏水性能,安装于穿戴产品泄压孔位置,实现整机内外压差的平衡
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各种可穿戴设备原材料的需求,可穿戴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8年的15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0%。 当中,消费电子产品是可穿戴材料的最大应用。消费者对复杂小型设备的喜好增加,及互联设备的日益普及等正在推动可穿戴材料市场的发展
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各种可穿戴设备原材料的需求,可穿戴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8年的15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0%。 当中,消费电子产品是可穿戴材料的最大应用。消费者对复杂小型设备的喜好增加,及互联设备的日益普及等正在推动可穿戴材料市场的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代工厂,尽管近年来富士康都致力于转型,但殊不知“船小才好调头”,富士康这艘巨轮,想要脱胎换骨活出另一番模样来,这自然不是易事。 有消息报道,富士康智能穿戴项目落户成都高新区。据相关媒体报道,日前,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成都高新区签订了草签协议,富士康将在成都高新区新建一座智能穿戴制造基地
近日在宁举行的2013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上,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发布了“2013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报告”,预测可穿戴电子设备将成下一个市场增长点。 今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应用热点持续升温,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有望超过3000亿美元,同比上升约4.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今年也实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销售额1813.78亿元,同比增长15.7%
安全生产防护用品穿戴检测系统对施工区域人员防护用品穿戴进行监测,当监测到工作人员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时,自动触发告警提示。 “在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这是我们打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却嫌麻烦,觉得没必要,小题大做,殊不知却埋下了安全隐患,导致一些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发生。 在施工作业中,不戴安全帽易被坠落物击中头部,安全帽不系带子,弯腰低头作业时易掉落,失去安全保护作用;不戴护目镜,易被酸碱等化学品刺伤眼睛;不穿工作鞋,易被地面尖物戳伤或钢铁烫伤、砸伤;不系安全带,在高空作业时易坠落
“海市蜃楼”作为人类最早描绘的虚拟立体影像,让人不得不惊叹。而如今,AR技术的出现让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看到虚拟的“真实场景”。 近日,一款增强现实显示屏Project Glasswing的宣传视频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大家对于AR的应用是充满期待的
智能穿戴又名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 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火爆程度高于预期,特别是第四季度的出货量达到3390万台,同比增长16.9%。2016年度的出货量增长了25%,前五大可穿戴设备供应商也不断更新他们的产品线。根据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数据,截止去年底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1.02亿个
现如今在众多家电、3C数码领域中还能依然保持坚挺并以极为惊人的速度实现增长唯有可穿戴设备市场了。 根据IDC的最新研究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9年增长了89%并预计全球可穿戴设备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为9.4%2024年的出货量将达到5.268亿台。 同时智能可穿戴设备细分市场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2020年Q2中国可穿戴设备排行榜出炉:华为稳居第一,出货量猛增45.5% 9月2日消息,随着人们对运动健康的重视,让可穿戴设备大火,出货量也是节节攀升。 今天,IDC发布《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658万台,同比增长4.1%。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224万台,同比增长6.1%,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435万台,同比下降4.9%
6月11日,IDC发布《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1950万台,同比增长34.7%。 其中,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25.5%,智能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达到84.6%。 报告还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的成人手表市场出货量为201万台,同比增长8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