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客制化”始终是商品设计的最高规格,由于关乎高昂的制作成本及有限的顾客数量,若非有相对较高的销售价格,则不是每个业者都负担得起的商业模式。为了因应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变化,市场上终于出现了一个妥协的方式,那就是在“大量”与“客制”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公司将产品结构予以标准模组化,再根据不同顾客的独特需求,组合成客制化的产品,但同时拥有标准化及大量生产带来的效率与低成本。这就是“大量客制化模式”商业逻辑。

作者提出平台假象的问题在于,无法带动整体产业的共同升级,反而主动削弱分辨稳健商业模式和疲弱商业模式的能力。

作者颠覆过去靠“脑力激荡”发想点子、找创意的方法,首次提出习惯和态度才是制造好点子的发电机。

PRD的主要作用在于-向所有利害关系人及产品开发团队描述该产品将是什么?确保所有成员都明白该产品即将交付的内容为何?

作者所谓的“改变心态”,意思其实是重塑我们的大脑,改造大脑内的神经回路。我们必须减弱与负向心态有关的神经回路,强化与正向心态有关的神经回路。

数位时代总有新奇的东西出现,只有行销技能不足以让行销管理者准确掌握市场新契机、对公司的营运产生实质影响,借由培养行销领导力的12种能力,来动员你老板、上司、同事、团队以及自己的力量,将有助于在事业上获得更大成就。

今天大叔要回复网友的问题是:坊间常听到的“产品负责人(PO)”是什么职务?与产品经理与(PM)有何不同?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