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樽饮品价钱低,但造成的伤害很大”,纪录片《胶樽的烦恼》监制黎颖诗说道。历时两年制作的纪录片记录五位志愿者及业界人士,各人以自己方式冀减低胶樽对地球的伤害,其中塑胶升级再造设计师朱炜杰从坊间收集不同类型的胶樽后溶胶,后用双手将胶樽“升级”为牙刷座及陀螺等。

香港每日都回收不同类型的胶樽,黎颖诗留意到即使餐厅堂食奉餐时,也会使用外卖杯或胶杯奉餐,用餐完毕后胶樽会变为垃圾,故决定拍纪录片,希望吸引更多人讨论胶樽相关的议题,冀令大众身体力行减少使用胶樽,改善回收及循环再造的情况,进一步保护地球。她又指,在拍摄纪录片前,有既定印象认为,香港在回收方面欠佳,但拍摄纪录片后,发现本港回收及循环再造方面非想像中般差。

塑胶设计师朱炜杰指,现时会从售卖隐形眼镜的店铺收集胶盒,甚至从社区团体手中收集颜色丰富的樽盖,未来会利用胶制作灯箱及招牌等,希望透过多方面尝试为地球出一分力。

纪录片将于本周六(18日)下午4时在铜锣湾希慎广场免费放映,欲观影者可先于网上登记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