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是经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5月《关于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部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文件(鲁编办【2013】53号)批准,由原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试验工厂合并组建。于2014年10月20日在山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完成法人设立登记,注册地址济南市高新区新泺大街989号。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是:承担化学药物、中药、天然药物、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承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临床急需的新药物、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开展药物非临床药理和安全性研究工作,保障用药安全;承担医用电子仪器、医院设备、康复器械、中医医疗器械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科技合作交流。

2020年9月17日上午,省商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刘守亮、首席战略官赵衍峰到山东省药学科学院调研,党委书记、院长张岱州,党委副书记张祚顺,副院长段崇刚、刘飞陪同。

2020年9月11日,山东省康复医院副院长王锋等一行9人来我院考察交流。党委书记、院长张岱州,副院长段崇刚、刘飞等热情接待陪同。

山东省化学药物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于2002年9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验收并开始正式运行和对外开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实验室配备了用于药物合成、制剂、质量研究和药物评价的必备仪器设备和科研团队,完全满足创新药物和仿制药物研发的需求。

实验室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作风严谨的专业团队,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共51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31人,硕士以上占78%,高级职称占68%,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科研人员有丰富的药物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经验。

山东省生物药物重点实验室是由山东省科技厅、财政厅与药科院联合投资兴建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现有专职研究人员3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7人、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25人,客座研究员2人。重点实验室主任凌沛学研究员是业界公认的科技型企业家、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由重点实验室开发的科研成果,以技术参股、投资参股等方式组建了博士伦福瑞达为代表的9家企业,拥有一大批懂科研和企业管理的人才。截至2014年底,仅玻璃酸钠等系列产品累积销售收入达80多亿元,利税过25亿元。

1999年5月山东省科委批准建立“山东省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2002年“山东省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财政厅验收,挂牌。实验室定位于开展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通过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使整体科研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为本行业提供技术、项目和信息支持,促进医用高分子产业的发展。

实验室定位为:结合国内外领域内研发现状和差距,致力于新型透皮和黏膜释药技术两个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掌握一批应用型核心关键技术;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开发相关黏膜与皮肤用药物产品;开展新型功能性辅料的基础研究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凝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与研究水平的科研人才;承担国家及省级重大科研项目,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本行业提供技术、项目和信息支持,促进产业发展;使得重点实验室成为该领域内研究具前瞻性和实用性、能够资源开放共享、能够发挥技术引导和辐射作用的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