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2日电)

两岸年轻人在网络上制造出许多新字,被称为“火星文”。台湾音韵学专家竺家宁表示,文字在变化中才更加生动。对于小孩子不甘守旧,创造文字的举动,不必过分导正,也不必排斥。

“段玉裁与清代学术国际研讨会”今天在江苏金坛市举行,竺家宁出席研讨会并告诉中新社,在“90后”中异常流行的“火星文”,可能是受日本文化的影响。

他说,日本有“颜文字”,是日本年轻一代表达意义的工具,它已有别于日本文字而自成体系,而且在日本新生一代的表达中屡见不鲜。随着日本漫画的流行,这种文字创新表达可能也影响两岸的新生一代。

他又说,随着网络的普及,年轻网民为求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号来表达某些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明显不同,并且文法也相当奇异,所以也称“火星文”,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

“以现在主流的观点,小孩子们的做法是离经叛道的,但是当他们成为未来的主人,这些对文字的创造就有可能被规范,这是语言学演变的过程”,竺家宁举例说,清人段玉裁写的“说文解字注”对许慎“说文解字”有很多的更正;今人的标点符号让文字更加生动就是对古语言体系的更新;时下两岸词汇中都有不断的新词产生。这些都说明语言学的立场是随历史的演变而推陈出新。

不过,竺家宁对大陆年轻一代漠视中国古语言文化传承颇为担心。“我们的教育要让青年掌握一定的古语文,不仅仅在于研究,还在于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了解及传承。如果孩子们都有很扎实的古文功底,无论他们将如何创新,古文化都将会有传承而非断代。”990612

 ̄ ̄ ̄ ̄ ̄ ̄√√ √√ ̄ ̄ ̄ ̄ ̄

○oo。一起看星星。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