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对人体血液、组织液、排泄物、组织、器官、精液以及有关血液制品、生物组织或其他物品等进行艾滋病毒( HIV)或其相应标志物的实验室测定,包括分离HIV、检测HIV抗原、测定核酸和检测HIM抗体。
对人体血液、组织液、排泄物、组织、器官、精液以及有关血液制品、生物组织或其他物品等进行艾滋病毒( HIV)或其相应标志物的实验室测定,包括分离HIV、检测HIV抗原、测定核酸和检测HIM抗体。鉴于目前常规检测方法为血液中HIV抗体检测,《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着重对这项检测工作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列为危害程度第2类病原微生物,为确保HIV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必须执行以下文件的规定。
(1)艾滋病血清学检测(包括筛查和确定实验室)、 免疫学和核酸检测应在符合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 -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 2008) 对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各项要求。
(2) HIV分离、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应在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1)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一般采用 PVC、橡胶或环氧树脂自流坪地面。
(3)实验室中的橱柜和实验台应牢固。橱柜、实验台彼此之间应保持一 定距离,以便于清洁。
(4)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5)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
(6)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设备用电源。
(8)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之间应设缓冲间。必要时,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应设缓冲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