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临去世之前,自书“悲欣交集”,可知其不是到底的人。

到底的人,自知自明:该弃的要弃,该留的会留,悲从何来?“欣然”一词,足矣。

这个“该弃的要弃,该留的会留”,如何知会到?空明洞极,自知归所。

一件大袍子穿了快百年,还舍不得换新的?

我们的问题只是,我们是否只剩下那件袍子在这里。

不要说什么转世轮回之类的,皮相之妄而已。

我是觉得,我们都应该静夜反思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此地所拥有的全部东西,是否仅限于那件袍子?

诸位,我其实只是在用现代的语言,重复了一下前面老佛的话:

“我们存在并活动于此世间的心灵的一切,我都令其为干干净净的空,而灭度它。

如此,而灭度一切,一切被灭度,就是没什么被灭度。

这是什么意思?小须啊,我告诉你一个判别准则:如果我们所能攀至的至高境界,也就是菩萨,是具有我相、人相、众生相、或寿者相的,那我们其实就并没有达至菩萨的境界!”

至此,我们可以了解,佛学,在金刚经的阐释里面,是一个彻底的宗教。

这是在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提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