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课堂反思:一下1—1《发现物体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主要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器官,通过两两比较发现物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轻重,还会发现一些其他特征,比如透明度、表面光滑度、弹性、硬度等,并运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描述与记录。本课有以下探索活动:1.观察单个物体2.两两对比观察 二、活动材料爱牛材料:玻璃珠、泡沫块、纸块、塑料杯、乒乓球、木块、橡皮、瓷粒自备材料:气球、盒子 活动过程:一、游戏引入材料:气球、盒子方法:把气球放进盒子里,让学生用手摸,猜出是什么物体。活动反思:采用摸一摸、猜一猜的方式引入课堂,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猜测出结论后,继续追问:你是从哪里知道是气球的?这一问题就引出观察方法:用手摸——摸软硬、摸是否光滑与粗糙等特征,由此唤醒学生的前概念,进入到下一活动。 二、探索活动一:观察单一物体材料:木块方法:各小组准备一个木块,学生用各种方法观察木块,发现木块的特征,并做好记录并分享。活动反思:1.这一活动之前,把学生需要观察的物体展示出来,方便学生认识,为后续活动打下基础。2.这一观察活动对学生而言比较简单,但记录有一定的难度。在活动前,我对如何记录进行了引导,巡视时发现还是有同学只记录老师师范的2项。后面我做了改进:要求他们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小组观察的特征最多,记录的最多?这样孩子们能尽可能的去发现更多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活动二:两两对比观察材料:玻璃珠、泡沫块、纸块、塑料杯、乒乓球、木块、橡皮方法:给每个学生准备2样物体,分别观察每种物体的 多个特征,找出相同和不同。活动反思:上第一节课,每个小组都准备了7种物体,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一种和小伙伴对比观察。巡视时发现他们都是拿着自己手中的物体观察,没有达到两两对比观察的效果。第二节课开始,每个同学都准备2个物体,让他们去对比观察,再汇报。有学生在比较轻重时,还用铅笔✏️、尺子搭建了一个简易天平比较2个物体的轻重,为这样的科学思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