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用我的作品范例来详细说明如何利用符号构图,让大家能更深入实际应用的方式。如果还没看过上次的概念篇,建议先去了解一下基础再回来看这篇会更有效益喔!

一般来说我自己使用符号构图的方式有两种:

1. 根据想画的题材情境选定一个符号之后,再依照符号的形状摆放物件。

2. 先把主要的元素放上去,选择跟目前画面较接近的符号,再微调物件位置与造型。

如果是以前几乎没有画过图的初学者,我会比较推荐使用第一个方式,这会让人比较有依据来设计划面上的图样。

但若是对从小喜欢画图、用直觉就能画到不错程度的同学来说,其实可以考虑后者。如下图的范例,我一开始是先凭感觉画出小女孩与螃蟹的互动,之后觉得可以往圆形构图的方向调整,所以就微调了女孩的姿势与头发动态,使其符合圆形构图的感觉。

这张图是参加2021京都国际动漫大奖的作品,自己也比较慎重以待,在构图阶段就画了四种来挑选。

在初期的发散水平思考会尽量选择差异比较大的画面表现,用不同的构图符号来辅助进行发想,也有利于像这样必须呈现多种不同画面的情形。

当有多张图的系列稿创作时,在允许的情况下我也会将所有的草图同时画出来。这是八张一套的系列图,因为是两两成对,所以也会考虑成对的两张图放在一起时的感觉来设计。

只有线条时对于形状的感觉会比较难以掌控,但利用色块就能清楚看出造型样貌,所以先大致涂上底色,同时利用线条和色块来打稿也是很好的设计方式。

很多学生在听到要使用符号来构图时,脑子就会瞬间一片空白,但其实这些都只是辅助进行创作的方法,不要被束缚住而变得窒碍难行,关键是要勇于尝试,别因为害怕不熟悉的事物,而错失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