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小企普遍面对借贷无门,或借贷利率高企等现象,人民银行昨表示,一些信托、理财产品存在“刚性兑付”(包底支付),人为抬高了无风险利率;此外,债务利率持续上升,抬高了风险溢价,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对资金价格不敏感,也占用了大量信贷资源,从而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人行负责人对新华社表示,在整体融资量稳定的情况下,融资难、融资贵是结构上的问题。在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未有实质改变的情况下,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资需求都比较旺盛,当资金面回归常态后,投资难以缩减,往往借助各类管道高息融资,令小微企业借贷无望。部分金融机构由于存款竞争加剧,而出现无秩序的竞争;更有金融中介收费未有受规范,造成目前融资难、融资贵。
该负责人表示,人行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及提供流动性支持,充分发挥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激励作用。此外,亦要增加中小企等的再贷款投放力度,引导扩大涉农和县域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