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话剧活动家,名延年,一字少谷,号存吴。四川成都人。中国早期话剧奠基人之一。毕业于浙江省两级师范学校诗文书画皆能。1906年考取官费留日,9月与李叔同同时进入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选科。于1906年与李叔同等人共创春柳社。他于1911年3月与李叔同同时毕业,成为该校西洋画科的首批中国毕业生。毕业后李即回国任教,而他于4月入西洋画科研究科,为该画科的第一个中国研究生。但他没有继续深造下去,而是只学了一年就退学回国了。他是中国早期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与日本新派剧人交往甚密,在编剧与表演上都颇有成就。回国后,在四川过执教生涯,不复登台。

・曾孝谷与李叔同、六岁的女儿的照片(2007-6-18)

・成都老画家屈义林先生回忆录中的曾孝谷(2007-6-17)

・国际曾孝谷研究学会博客正式开通(2007-6-17)

・ 2011年6月2日凌晨婆婆离开人世!...(2011-6-5)

��曾孝谷(1873~1937)

��中国近代话剧活动家,名延年,一字少谷,号存吴。四川成都人。中国早期话剧奠基人之一。毕业于浙江省两级师范学校诗文书画皆能。1906年考取官费留日,9月与李叔同同时进入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选科。于1906年与李叔同等人共创春柳社。他于1911年3月与李叔同同时毕业,成为该校西洋画科的首批中国毕业生。毕业后李即回国任教,而他于4月入西洋画科研究科,为该画科的第一个中国研究生。但他没有继续深造下去,而是只学了一年就退学回国了。他是中国早期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与日本新派剧人交往甚密,在编剧与表演上都颇有成就。回国后,在四川过执教生涯,不复登台。

��曾孝谷参加了春柳社1907~1908年的4次公演在编剧、表演和舞台美术各方面都发挥了主导作用。他饰演的角色以《茶花女》第三幕中阿芒的父亲为最成功。特别是对《黑奴吁天录》剧本的重大加工,其功难泯。此剧反映了被压迫人民在帝国主义迫害下勃兴的民族思想。在艺术上,第一次采用话剧形式,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部话剧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