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讨论传统中国有关世界认识的变化。传统时代“以中国为中心,以四裔为附庸”认识世界的观念,很早就已经萌芽,秦汉统一之后,这一观念在公元前二世纪的《史记》中,更有了全面的表述。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虽然曾有过四次虽然可能却终未实现的改变契机,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西潮东渐之后,这一世界观念才出现根本动摇,近代的新的世界观念,终于成为常识并进入教科书,取代了传统中国的世界观念。

这一讲,先从各种古代地图中反映的传统中国天下认识说起,然后重点讨论日本京都龙谷大学所藏《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从日本购回的《蒙古山水地图》,和英国牛津博德利图书馆所藏《塞尔登地图》,从这三幅古地图观察15-17世纪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有多少知识。并且由此分析,为什么有如此丰富的世界知识,却不能改变传统中国人的天下观念。

查询 请电邮至fhm-event@edu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