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发明了靠缆索吊着一条平路这种形式的吊桥 在中国的吊索桥中 用竹子做的最为有效。 缆索是以竹芯为内芯 外包用竹子外皮编成的竹辫条。 这种竹编条的承受力很大 为1800多千克/平方厘米 而普通钢缆的承受力也仅是其2倍而己 为4000多千克/平方厘米左右。 这样 产自中国的竹子对于中国人来说 似乎就成为了建桥的天然 ‘钢缆’ 于是中国人就可以在没有钢缆的情况下 得到与钢缆在质量上相去不远的材料。 到了1世纪时 借助领先世界的钢铁技术 中国人已将熟铁链用于吊桥 并在桥的两侧建造了巨大的石桥台来固定铁链的两端。
直至1741年 西方第一座铁索吊桥—英格兰梯斯河上的温索桥才建成 但它只有缆绳而没有桥面 直至1809年 西方才建成第一座能行车的吊桥。 中国人在吊桥这个领域里足足领先欧洲1800年到2200年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