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提到“瑜珈”“老师”这个身份时,会觉得心虚不已。

我们总是说的一口好瑜珈。体位法没那么重要,动作没有什么到位或者不到位,身体的感受、专注在当下,才是练习的重点。

才怪。

说了一口好瑜珈之后,我们还是继续原来的习性。教什么?当然就是体位法。会累人的、汗水淋漓的、“高难度的”那种体位法。我们以为,练习的动作太简单,来上课的同学们,会觉得没有挑战性,流不了太多汗,下次可能就谢谢再联络了。因此,只得顺应市场的趋势,“适时”带领一些大多数同学还做不到的“高难度”动作(能亲自漂亮示范给同学留下深刻印象就更好了),让同学觉得不虚此行。我们知道自己在教的是瑜珈,在练的是瑜珈吗?或者我们心里想的最重要的事,永远是“这一班顾客的回头率能多高”?

我们有没有能耐身体力行?安于简单、甚至重复的体位法练习?我们在“适时”练习一些“高难度”的体位法时,是不是仍然抱持着挑战、过关的心态?困难或简单的体位法,除了体位法本身之外,真的能内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吗?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身体连简单的体位法都没办法做了,那会是我们瑜珈练习的终点,或者是起点?

欢迎订阅我们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