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裕说,将视觉语言成为自己的东西,有东西才能创作。
文大广告系于18日邀请到中华摄影教育学会秘书长郑国裕,在大忠馆敬业堂进行演讲,漫谈专业数位摄影秘辛。他除了强调色彩管理,以及不同作业平台的整合之外,更针对影像的处理现场示范软件使用与变化,包括曲线的控制,数位摄影拍摄技巧,以及滤镜、去背效果、混合影像等。
郑国裕表示,从师大念艺术史到任教于商业设计学校,是一从纯粹艺术走向实用艺术的历程,早期PC影像处理还没开始的时代,到今日应用软件的多元,他一路走来,是“久病成良医”的活例子。
对软件熟悉的他认为,学习什么都靠自己,自我学习的情况最扎实,虽然辛苦,唯有自己才是最清楚自己走道哪里,和应学什么的人;学生到了什么层次,老师教的是什么层次,有时可以契合,但并非时时如此。
在学习使用软件方面,他认为语文很重要,大部分的操作手册都是原文的形式,不懂原文对于操作学习,必然会有阻碍,需要参考国外网站时,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此外,他认为接触高层次的人和事物才能有所提升,无论是网络、书本,或亲身接触的人,都可以激励自己往上走。
在接触影像处理的过程中,郑国裕说,花了长时间记忆、背诵有关视觉影像的东西,视觉语言必须要记忆、背诵,进而思考,将视觉语言成为自己的东西有东西才能创作。他说,影子好像视觉暂留一样,他可以看人,移到纸上,纸上出现那个人的样子。
他表示,曾利用两年的时间拍上7万张数位影像,平均出国一天可拍上2至3千张,习惯将同一个景物拍上两张,由于色调的要求他通常除了备份之外,强调暗调与亮调,那是他会重复拍摄的原因。对于色彩改变、锐利化和去杂性,以及图层色版的合成与混合应用运用,郑国裕于现场都有精彩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