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
〔记者吴亮仪/台北报导〕卫福部最新统计,去年婴儿死亡率四.二(每千活产)、孕产妇死亡率为十二.二(每十万活产),双双都是十年新高,孕产妇死亡率更是二○○一年至今最高,医界分析,这应和高龄孕产妇增多有关。 孕产妇死亡 31到45岁占82% 卫福部今年统整“生产事故救济报告”就指出,孕产妇死亡案件中,三十一岁到四十五岁占八十二%,原因为羊水栓塞占逾六成最多,再来是产后大出血、血管栓塞。 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与先进国家相较算高,二○一五年为例,台湾孕产妇死亡率十一.七,韩国十一、新加坡十、英国九、日本五;台湾只略赢美国的十四
近日,承德市召开2022年孕产妇死因评审及2022年下半年危重孕产妇评审会。评审会邀请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市中心医院产科,市妇幼保健院等专家,从检查、治疗、转诊、抢救等各个环节对2022年度全市发生的孕产妇死亡病例及2022年下半年危重孕产妇病例进行全面评审。评审会旨在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明确在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缺陷,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和干预措施,总结危重孕产妇病例救治成功的经验,推广行之有效的适宜技术和医疗保健管理实践,不断提高抢救能力和水平
孕产期保健门诊承担着全市高危孕产妇的转诊、救治、产前诊断,以及全市妇幼公共卫生督导检查、基层孕期保健指导等工作,主要开展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前诊断、高危孕产妇管理、孕期营养心理咨询等工作。 科室拥有高、中级医务人员多名,均具有丰富的孕产期管理和指导经验,能熟练进行孕产妇精细化管理,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及多学科、连续性管理,确保了孕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为进一步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科室率先在我市开展了高危孕妇产前自体备血技术,主要用于RH阴性孕产妇、前置胎盘、多次剖腹产史、以及术中可能发生大出血的患者
找出了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和孕产期保健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市卫健委组织市妇幼保健院、中心医院、人民医院相关评审专家成员开展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专家团本着科学、客观、公正、保密的原则,发现异常及时干预,不断完善和落实技术服务规范,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孕产妇五色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必须及时吸取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技术服务方面的经验教训,9月8日。 此次评审采取调查报告、汇报情况、专家现场点评的方式进行,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通过病例评审和讨论,专家团一致认为,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产科急救能力,对死亡孕产妇的孕期保健情况、疾病治疗转诊抢救经过、社会家庭因素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提高救治水平,为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技术先进——与加拿大哥伦比亚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合作研发; 2.针对性强——以孕产妇为对象的专业体成分检测系统,可以针对孕产妇给出个性化、科学的膳食营养指导建议; 3.数据支持——专门针对孕产妇人群,建立庞大的体成分、膳食数据库,具有发送、传输、评估、分析等功能; 4.智能化——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科学地辅助医生完善诊疗,报告自动生成,提高诊疗效率与质量; 5.安全性高——通过国家质检机构安全性检测; 6.数据准确——采用多频多段生物阻抗技术,真实反映人体阻抗信息; 7.操作便捷——快速导航,一键直达各个模块,模块功能独立; 8.全面营养评估——对孕妇个体所需各种营养素进行科学、全面地检测、评估,指导膳食营养。
昨天,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疾病救治与安全助产工作的通知及解读》,明确将指定一批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助产机构作为疑似或确诊孕产妇产检和住院分娩定点医院,优先保障疑似和确诊孕产妇的收治。确诊感染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应当在隔离观察病区观察至少14天。 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应当指导助产机构加强院感防控,根据医院条件,为产科门诊及病房尽可能创造独立进出通道落实产房、产科、母婴同室院感防控要求;助产机构应当通过微信、APP、电话、视频、线上孕妇学校等方式加强对孕产妇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帮助孕产妇做好自我监测和居家防护
围产期抑郁症是指女性在孕期及产后 1 年内发作的抑郁障碍,可分为产前抑郁(或孕期抑郁)和产后抑郁。 受激素分泌以及各种压力的影响,大多数的孕产妇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有些妈妈们会有程度较为严重的抑郁。 所以,要关注孕产妇的情绪状况,及时扑灭不良情绪的小火苗,才能够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心理疾病的发生
来源: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3-17 10:12浏览次数: 近日,承德市召开2022年孕产妇死因评审及2022年下半年危重孕产妇评审会。评审会邀请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市中心医院产科,市妇幼保健院等专家,从检查、治疗、转诊、抢救等各个环节对2022年度全市发生的孕产妇死亡病例及2022年下半年危重孕产妇病例进行全面评审。评审会旨在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明确在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缺陷,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和干预措施,总结危重孕产妇病例救治成功的经验,推广行之有效的适宜技术和医疗保健管理实践,不断提高抢救能力和水平